欢迎进入常州价格通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生活消费
房产物业
公共事业
旅游金融
物价资讯
在线地图
搜价格
 
有规无责,难治药价虚高
发布日期:2011/12/2 17:01:17  【打印】
 
 

       近日,深圳有关部门曾多次提出在广东省统一采购平台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药价的方案,但均未获得省有关部门的通过。深圳卫人委有关负责人称,各家医院只能在广东医药采购平台入围的药品中选取所需药品,导致高价药入围,低价药品断供。

     芦笋片的利润是1300%,克林霉素的利润是2000%,盐酸萘福泮注射液的利润竟然高达6500%……被曝光的药价一次次冲破公众的想象,而在药价虚高的问题上,诸利益方却一直秉持着“更快、更高、更强”的原则,即低价药从市场消失更快、药价暴利更高、药商博弈能力更强,其根本原因就在于,高药价的暴利裹挟了太多人的利益,已经让医生、医院、管理部门、药商药厂等方成了一条绳子上的蚂蚱。因此,深圳此番尝试的失败也许在意料之外,却仍是在情理之中。

     从上一次失败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开始,药价虚高就一直是公众呼之无用,政府解之不决的老大难问题。虽然在此过程中,不断有更新的花活出现,如基本药物采购目录、政府规定零售指导价、医疗机构药品采购招投标机制等,却没有从根本上动摇药价虚高的利益基础。所以,伴随着新办法出现的那些怪现象也就不难理解,比如审计署发现医改后少数药品价格比医改前还高,部分药品降价后退出市场等。

    应该说,在一定程度上,种种遏制药价虚高的措施已经起到了一些作用。可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就拿这次深圳的降价诉求来说,一个药品进入广东省医药采购平台,必须经过报价、竞价、议价谈判三道关卡,在竞价议价谈判阶段引入专家。而谈判专家是以随机的方式从监督部门组建的全省专家库中抽取产生,由本省医学、药学、物价、医保等方面专家组成。所有谈判过程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媒体记者、特邀监督员、社会群众代表进行监督和质疑。而其中的具体细节却从未正式被披露,这就给公众留下了太多猜想的余地,也给药商们留下了大量的寻租空间。本来是为遏制药价虚高的药品招投标政策,结果却被利益团体钻了空子,利用政策形成隐秘利益链条。

  其实不止如此,事关公众切身利益和健康的医药采购一直都是关门决策的,阳光照不进去,制度的效力自然就会大打折扣。解决药价虚高的根本之道当然是公开每一个环节的运作过程,公开参与招标人员的信息以及中标后药品价格对比。可是,要想斩断这条黑色利益链条谈何容易,尤其是当监管部门厕身其间。而眼下最重要的是,每一次曝光完天价药品,就没有了下文。这种有规无责的做法伤害的不仅仅是制度,更让药企、药商们有恃无恐。

  具体到前述几起曝光的高药价事件上,似乎是报道了,就结束了。不但没有人担责,也没有人检讨制度的漏洞。有关部门至少应该顺藤摸瓜,将其中的食利者一个个揪出来,严肃处理或许不能杜绝下一起暴利,但至少能起到以儆效尤的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是制度完善的一种举措。也只有当公众监督和责任惩戒进入到医药采购中时,药价虚高才有可能从根本上得到治理。

感谢您对价格通的关注!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7 常州市价格学会 备案号:苏ICP备08007401号
地址:健身路29号4楼 办公电话:0519-86625090 传真:0519-86604272
技术支持:常州中价之星软件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