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常州价格通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生活消费
房产物业
公共事业
旅游金融
物价资讯
在线地图
搜价格
 
教你看酸奶配料表
发布日期:2013/7/22 14:32:51  【打印】
 
 

  One

  蛋白质含量越高越好

  含量高的营养价值才高

  酸奶的营养价值主要体现在蛋白质含量上,同类产品中,蛋白质含量越高,其营养价值也越高。根据国家酸乳卫生标准,酸奶蛋白质含量应该≥2.9%,其中调味酸牛奶蛋白质含量≥2.3%。因此真正酸奶的蛋白质含量是要超过2.9%的。

  Two

  配料表里有“水”的都不是纯酸奶

  纯酸奶是不含水的

  另外还要看是否有水,配料表上注明含“水”的就是酸奶饮料,纯酸奶中是不含水的。

  酸奶饮料中一般只含30%左右的酸牛奶,它的蛋白质含量只有1%左右,或者更低,营养价值和酸奶相差很多,而其添加剂的成分反而多了。

  所以,在购买酸奶时,要查营养成分表,乳饮料的第一位原料是水,第二位才是牛奶。

  Three

  酸奶出厂两周后“益生菌”含量能降75%

  乳酸菌、益生菌不一样

  在酸奶中,对酸奶品质影响最大的是酸奶中的“菌”,包括乳酸菌和益生菌。二者不是一个概念。

  注意名称

  乳酸菌是一种发酵菌,在所有的酸奶中都存在。

  而益生菌是一种对人体有益的细菌,具备一定的耐酸能力,它们可直接作为食品添加剂服用,以维持肠道菌群的平衡。但市场上很多益生菌酸奶由于缺乏耐酸性,根本无法到达肠道发生作用。只有3~5个品种的菌种如嗜酸乳杆菌、长双歧杆菌、鼠李糖乳杆菌等耐酸性较强,能够抵抗胃液的强酸。因此要学会在产品外包装上识别。

  酸奶中的各类益生菌:

  复合ABB益生菌----A菌指的是嗜酸乳杆菌,而乳双歧杆菌和长双歧杆菌则被称为BB菌,这种组合调理肠胃的效果大于三种菌单独作用的总和。  

  AB益生菌----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这两种益生菌具有一定的耐酸能力。
  
  LGG酸奶----含有的益生菌是鼠李糖乳杆菌,具有活性强、耐胃酸的特点,在肠道中定殖时间长达两周。  

  ABLS酸奶----包含四种菌,即:A为嗜酸乳杆菌;B为双歧杆菌;L为保加利亚乳杆菌;S为嗜热链球菌,其中两种为益生菌(A、B),两种为乳酸菌。

  注意数量

  有的厂商宣传有100亿个活性益生菌,其实也只是很小的量而已,这是因为细菌十分微小。研究表明,只有产品中益生菌的活菌数达到1×107个/ML才能够发挥其应有的功效。

  注意出厂日期

  国内酸奶市场刚出厂的产品中含有50至100亿个活性菌,但一些产品在出厂一段时间后,产品中所剩下的能够调节胃肠功能的益生菌已经不多了。

  嗜酸乳杆菌在2周后,活菌数量就降为原来的25%(不同菌株有所不同)甚至更低。4周后降为原来的10%以下。

  此外,一些超市会把日期近的批次酸奶放在货架靠里的位置,而把日期远的放在靠外的位置,消费者在挑时一定要关注生产日期。

  “老酸奶”营养未必高

  添加剂可以有

  在走访中,记者注意到不少酸奶品牌都推出了“老酸奶”,尽管单价普遍高于普通酸奶,但老酸奶还是很受欢迎。

  不过,记者比较了一下酸奶的配料表,发现同一品牌的老酸奶和普通酸奶,蛋白质含量一模一样。农绍庄介绍,普通酸奶和老酸奶的差别主要是在口感和加工的工艺上略有不同。

  高级营养师艾志松介绍,酸奶是不允许添加防腐剂和保鲜剂的。但可以有部分添加剂。

  农绍庄表示,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不必“谈虎色变”,目前酸奶中的添加剂大多是黄原胶和果胶,都属于植物胶,比较安全。

  自制酸奶未必最安全

  可能带入有害菌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或是出于对食品安全的不放心,或是喜欢自己动手的感觉,都开始尝试自制酸奶。但却不知道,自制酸奶也存在着一定的隐患,在自制的过程中,也要注意消毒。

  艾志松介绍,消费者在家自制酸奶的过程中,很难保证原料奶和发酵菌种的卫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原料奶灭菌不彻底,盛装的容器不卫生,手部不卫生等不正当操作会混入其他杂菌,”艾志松说,这样除了会造成酸奶的发酵不成功或风味不纯正等情况,也可能造成有害菌的带入,饮用后影响健康。但总的来说,市民们自己在家做酸奶在食品安全上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不过可能会因为菌株没有发酵好而产生拉肚子等现象。

  喝酸奶的三个“禁忌”

  1.酸奶不要空腹喝

  空腹时胃内的酸度大,乳酸菌易被胃酸杀死,保健作用减弱。饭后2小时左右是喝酸奶的最佳时间。

  2.不宜与抗生素同服

  氯霉素、红霉素等抗生素、磺胺类药物可杀死或破坏酸奶中的乳酸菌,使之失去保健作用。

  3.酸奶不能加热喝

  酸奶一经加热,营养和口味都会遭到破坏。

  此外,酸奶需要冷藏。超过一定温度酸奶中的营养价值会大大降低。

感谢您对价格通的关注!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7 常州市价格学会 备案号:苏ICP备08007401号
地址:健身路29号4楼 办公电话:0519-86625090 传真:0519-86604272
技术支持:常州中价之星软件技术有限公司